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樓市投資增速下滑 投資質量成考驗房企業績關鍵

  樓市下半場,投資質量成為決定房企未來走勢的關鍵。

  拿下優質且價格合理的土地,能夠迅速去化,並轉化為現金為企業帶來下一波發展機會。而劣質地塊,無疑將轉為巨大的存貨,死死地拖住企業發展的速度。

  2014年樓市再度進入低迷調整期,新開工面積、銷售面積、土地成交面積等多個指標甚至出現負增長。不過,明星銷售樓盤仍然在低迷期存在,而樓盤得以熱銷的秘訣,則早在拿地時期起,便考驗著開發商的判斷力。

  而過去幾年"奔赴二三線"、"回歸一線城市"等此起彼伏的拿地大趨勢,也在2014年變著模糊起來。開發商投資的精準性,也日益依靠快速、高效且細致的研究,而不是趨勢的跟想找人評估我可以貸多少信貸額度卡債如何協商從。

  明星樓盤的背後邏輯

  盡管整體市場低迷,但銷售端仍頻有明星項目在市場中湧現。龍湖地產中期業績顯示:在蘇州獅山路和北京沙河新拿的兩塊地中,4月,蘇州龍湖免費線上諮詢貸款試算不收你任何費用•時代天街首次推盤,當月認購金額便達10億元,高居蘇州樓市高端樓盤第一名。而在6月份,北京龍湖•灩瀾新宸首次開盤亮相,便在一小時內成功去化近九成,當月認購金額逾10億元。

  同樣表現出色的還有五礦萬科如園,這個位於西山板塊,緊鄰好望山森林公園的高端豪宅項目取得瞭今年上半年北京高端住宅市場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雙料第一"的佳績。

  同樣需要指出的是,在熱銷的同時,上述項目仍舊保持著極高的利潤空間,仍舊在為企業創造可觀的利潤,這一點,與一些依靠打折促銷,甚至低於成本價回籠資金的"熱銷盤"形成鮮明對比。

  以蘇州龍湖•時代天街為例,2013年拿地時,該地塊樓面地價僅為4658元/平米,而到2014年5月,其推出的一期房源銷售均價已達17000元/平米。而到2014年7月,時代天街所處獅山板塊的數幅地塊出讓的起拍樓面價都已超過8000元/平米。

  而這些明星項目創造銷售奇跡,同時盈利可觀的主要原因,則更多在拿地環節便已被決定。

  "我們曾經以為優秀的產品力足以彌補項目在區域地段、拿地價格方面的劣勢。但事實證明我們錯瞭,一個好的項目,決定性的核心因素隻有兩個,地段、價格。"2014年初,一位top20房企負責投資的高管曾在內部會議上如此表示。

  未雨綢繆的開發商早已開始在拿地投資端做出調整,而投資的精確性在目前這個樓市調整期,顯著極為重要。

  拿地邏輯的變化

  據中房指數統計,2014年上半年全國300個監測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12408億元,同比微增0.1%。共計成交土地14126宗,同比減少20%,成交面積53636萬㎡,同比減少20%。

  開發商的總體投資偏謹慎。盡管2014年1-6月,一線城市土地出讓金為2598億元,同比增加41%,領跑全國。但很難簡單得出一線城市土地投資是更好的選擇這一結論,因為另一個數據顯示,一線城市土地平均溢價率達到33%,比去年同期上漲5個百分點,同樣領跑全國。

  再好的地塊,溢價過高,便有開發風險。這一點已幾乎在開發商處達成共識。7月29日下午,北京孫河區域兩幅土地雙雙流拍便顯示出開發商對於土地價格的敏感性,兩幅地塊3.5-4萬元/平米區間的起拍樓面地價便是流拍罪魁。

  "地是好地,就是價格太高瞭。"某上市房企副總裁在接受中國房評報道采訪時如此吐槽。

  而這也正是悖論之處,從地段角度而言,一線城市接近城區的土地無疑屬最優質的地塊。但蜂擁而至的競爭者,不斷被抬高的價格,已令這樣的土地成為燙手山芋。

  來自CRIC的數據顯示,從2011年至2013年,全國土地出讓中71%的地王均位處一線城市,其中38%的地王項目至今尚未開工,具體到單價地王統計一項,未開工比率甚至超過50%。在樓市盛行高周轉戰略的大背景下,如此開工率足以說明一線城市優質地塊的開發艱難。

  獲取好的項目,訣竅似乎有兩個,"快"、"奇"。"快",即在熱點區域土地出讓之初便長期跟蹤研究,在首批土地面世,其他開發商尚未完成充分研究,決策遲疑之際,搶下首批競爭較少的優質地塊。龍湖2012年獲取的孫河地塊,以及在2013年獲取的蘇州獅山路地塊便是經典案例。

  "奇",則是避開競爭激烈的土地拍賣市場,采取收購、股權合作等方式去新拓項目,降低成本。多年來,萬科便是此路徑的領跑者。2014年度,龍湖也采取瞭擴合作的姿態,並尋覓開發項目股權收購的機會。2014年5月底,其通過股權交易拿下的南京下關地塊便是經典,僅6000多元/平米的樓面價也為未來項目銷售留足瞭盈利空間。

  控制存貨的重要性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市場,再好的投資,在拉長時間之後也很可能變得一錢不值。誰都無法精準把握市場的長周期變化。易居中國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便曾坦承,作為地產研究機構,目前在對樓市短周期的把握上,已經有較高的精確性,但對更長周期的預測,則幾乎是難以完成的課題。

  對於開發商也是如此,影響他們投資決策的內容之一,便是利用對短期市場走勢還算靠譜的預測和判斷,在拿完地之後--"快跑"。

  這也決定著高周轉依舊是開發商重要的決勝武器。但僅有此還不夠,項目足夠小,才能跑得快。自2012年起,龍湖等房地產開發商便在企業年度戰略中加上瞭"控規模"三字。不拿大盤,已成為部分開發商拿地的原則。

  這也是血與淚的教訓。大盤開發容易在短期內占用企業大量資金這一問題暫且不說,市場的變化也很容易導致大盤項目後期銷售遭遇風險。

  在過去幾年,無數的案例已在上演。大盤項目在一期開盤熱銷,創下無數銷售奇跡之後,二三期卻成為無人問津的樓盤,砸在開發商自己手裡,成為年報中極為尷尬的存貨數據。

  "很多企業實際上是被存貨拖死的,在其他行業已經有非常多的先例。"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如是稱。作為趴在賬面上,卻無法折現的紙面財富,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存貨也已經達到一個高位。

  "在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報表中,存貨的概念等同於現房。"一位專註於房地產行業的證券分析師這樣解釋。在期房銷售已成慣例的今天,現房等同於滯銷產品。

  郊區大盤,則往往是存貨密集誕生的場所。

新聞來源http://wh.house.sina.com.cn/news/2014-08-05/10084347184.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ltduane05 的頭像
    holtduane05

    holtduane05的部落格

    holtduane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